急性胰腺炎剛出院1個月內是不建議吃油條的,因為油條是油炸食物,脂肪含量太高,是絕對不適合剛出院的胰腺炎患者食用的。胰腺炎恢復期對一切油炸食品都盡量少吃或者不吃!
胰腺炎出院2個月以后,沒有任何不適了,是可以適量吃一點油條的,不宜常吃,不宜一次吃太多油條。
1、不宜經常吃油條
大家知道,油條屬于高溫油炸食品,油溫達190℃,并且油是反復使用的,會造成油脂老化色澤變深,粘度變大,異味增加,油脂中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如必需脂肪酸、各種維生素等成分,基本或全部被氧化破壞,不飽和脂肪酸發生聚合,形成二聚體、多聚體等大分子化合物,這些物質不易被機體消化吸收(在常溫下豆油的吸收率為97.5%,花生油為98.3%)。
2、恢復期病人和老年人不宜食油條
食物中所含的各種營養成分,是維持生命、調節生理功能、進行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。對于恢復期病人還可起到修補和恢復受損的組織器官,增加身體抵抗力。
《金匱要略》里寫到:“所含之味,有與病相宜,有與身體為害,若得宜則宜體,害者成疾!闭f明了飲食對身體的健康和疾病的發生與恢復有密切關系。
3、孕婦及兒童不宜吃油條
孕婦及兒童處于增加營養、增強體質的階段,各種營養成分需求全而多。孕婦飲食要選配得當,避免進食有刺激及不易消化的食物是非常重要的,而油條屬于不易消化的食品,不符合孕婦的飲食要求。經過高溫的油脂所含的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A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E遭到氧化破壞,使油脂的營養價值降低,食用油條,難以起到補充多種營養素的作用,還會造成厭食,所以說孕婦不宜吃油條。
幼兒也不宜食用高溫油炸的食物,除上述的不利因素外,還有高溫油脂中的脂肪酸在腸道內與鈣結合成皂鈣,從腸道中排除,影響了幼兒鈣的吸收,易引起幼兒偏食,影響幼兒的正常發育。綜上所述,油條是一種傳統食品,但經常食用,對人體健康是不利的。